已阅读
0
蛋白尿与尿蛋白一样吗?关于两者的病因解析
尿内出现蛋白称为尿蛋白。正常尿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,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,当尿中蛋白增加,尿常规检查可以测出即为蛋白尿。蛋白尿是肾脏病的常见表现,全身性疾病亦可出现蛋白尿。关于蛋白尿和尿蛋白的相关问题,下面由医院的专家详细介绍一下。
健康成人尿中可含有少量的蛋白质,一般为40~80mg/24h,最多不超过150mg/24h,青少年可略高,上限为300mg/24h。我们采集尿液,做尿蛋白检查,如果是正常的,那么化验单上会显示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阴性,常用(-)表示。如果尿蛋白含量>150mg/24h,则表示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,常用(+)表示,该标本尿液我们就称之为蛋白尿。
尿蛋白是尿液中的正常成分,而蛋白尿则是尿液中蛋白质超出了一定范围的统称,二者还是有所区别的。
(1)尿常规检查中蛋白质/尿蛋白显示+、++、+++等则是蛋白尿。
(2)尿蛋白是尿液中的正常成分,正常人每天尿中排出的蛋白质一般为40-80毫克/天,上限为150毫克/天,在常规检测中显示的是阴性,在正常含量范围内的尿中的蛋白质即为尿蛋白。当尿蛋白检测显示为阳性时,就是不正常。
尿蛋白和蛋白尿是两种不同的概念,但尿蛋白是检测蛋白尿的重要指标,两者也是紧密相连的。
蛋白尿有什么症状?是如何导致的?
蛋白尿有很多患者是没有任何症状的,有些人则会出现尿液中泡沬增加且长时间不散,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排泡沫尿。
另外,小便中含有有机物质(葡萄糖)和无机物质(矿物盐)时排出的泡沫较大,并且很快就消失。(有类似症状?具体咨询专家)
一般来说,可以导致蛋白尿的原因很多,它们包括:功能性蛋白尿、体位性蛋白尿或病理性蛋白尿。
1、功能性蛋白尿:常发生于青壮年,可见于精神紧张、严重受寒或受热、长途行军、强体力劳动、充血性心衰、进食高蛋白饮食后,原因去除后蛋白尿迅速消失。
2、体位性蛋白尿:多发生于瘦长体型的青年或成人,清晨尿液无尿蛋白,站立、行走时,尿蛋白含量增多,平卧休息1小时后尿蛋白含量减少或消失。反复体位性蛋白尿,需注意除外肾病,如胡桃夹现象(又叫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,是因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挤压左肾静脉所致)。
3、病理性蛋白尿:主要见于各种肾小球、肾小管间质疾病、遗传性肾病、肾血管疾病和其他肾脏病。
蛋白尿是肾脏损伤的表现,长期蛋白尿对肾小球系膜,近曲小管细胞伤害都很大,患者在发现自己有蛋白尿的时候要进行治疗,肾脏是人体的重要解毒器官,所以患者对于蛋白尿的治疗不要忽视。
- 上一篇:关于男性小便异常15大相关症状和问题
- 下一篇:小便后滴尿,有尿不尽的感觉是怎么回事
次
次
名患者